第77节
??孟云卿又看了看他,没有再应声,继续低头誊抄案几上的《凤阳记》,先前晕开的墨迹也由得字里行间的巧妙距离,将好妥善得处理过去。 ??全然不像一个小姑娘的沉稳冷静。 ??宋景城就忍不住打量她。 ??她端坐在案几一侧的姿势端正,该是从小养成的习惯。 ??《凤阳记》的书卷放在左侧,她誊抄的宣纸再右。她一眼要扫过完整的一句,再逐字誊写下来,不像他见过的小姑娘,大都沉不住气,看两三字便写两三字,再看两三字,再写两三字。 ??这样写仿佛快是快些,但文章的思绪和排列都显得断断续续,为了誊抄而誊抄。 ??缺了做学问的一气呵成和行云流水。 ??誊抄文卷确实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个性,他才让她先誊抄《凤阳记》。 ??这样性子的人,往往都性情平和,好相与。 ??孟云卿却不是。 ??宋景城微微垂眸,她对他,带着某种天然的疏远,他却不好问起。 ??他初到京中,需要凭借,定安侯安排的差事,他想做周全,哪怕是让他教受一个养在闺阁中的世家千金政史经纶,荒谬是荒谬了些,他只能利用好这个机会。 ??旁人求都求不得。 ??只是他要如何做,才能打破孟云卿的芥蒂? ??思绪间,就一直盯着孟云卿出神。 ??连孟云卿提笔,他都险些没有察觉。 ??好在余光之下,轻轻瞥得,就敛回了目光。 ??孟云卿也搁笔,宣纸上还有未干的墨迹,日光应在没有干涸的墨迹上,有些耀眼反光。宋景城拢了拢眉头,就见她拾起方才誊抄的宣纸,拿在手中微微晾了晾。 ??他也有这般习惯。 ??誊抄完,先不急着放到一处,而是粗略看完后,才会微微晾一晾,怕墨迹沾染出来。 ??她也有这般习惯? ??许是先前见过她的字迹,已然惊愕过了一回,眼下便不似方才那般大惊小怪,反是轻声赞许道,“孟姑娘的习惯很好。” ??孟云卿手中就僵住。 ??他是有这般习惯。 ??所以她才习惯了等他落笔,就替他读完一遍,然后拾起宣纸晾一晾,再还给他收起来。 ??特别是当他抄录大段书籍时,他抄好一页,她就粗略检查一遍,而后晾好再逐页整理起来。等他抄完,她也整理得差不多了,他便莞尔,我看红袖添香也不过如此,还是锦年知我。 ??…… ??前一世,就如浮光掠影般,在眼前飞逝。 ??仿佛她不去想,也会浮现在脑海。 ??就像今日在听雪阁,她想知道她能佯装平和到何种程度。 ??但院中响起他的脚步声,她都熟悉得通透,先前特意早来正襟危坐敛下的气息,也渐渐打破,难以平复。 ??她就抬眸看他,仿佛隔了一世再看一个人的过往,分明熟悉,历历在目,好似昨日,但自己掌心的冰凉,又仿佛想起前一世尾声,隐在那袭昏黄灯火后的幽暗和淡漠。 ??她看不透他是哪一种人。 ??就像看不透为何重回一世,他也要出现在定安侯府! ??孟云卿垂眸,敛了方才眼中情绪。 ??宋景城就收起她案几上的书卷,踱步回对面的案几落座,书卷就正好翻到第一章 。 ??《凤阳记》是凤阳子的论著,开篇第一章 其实泛泛而谈的是吴地风土,看似与史无关,实则处处相关,作为引言,末尾才点出用意,被誉为深入浅出的开篇之作。 ??宋景城就从第一章 引言的吴地风土说起。 ??吴地幅员辽阔,由南及北,地理分为三块。 ??吴南,多山,多产茶。 ??吴中,丘陵,多产烟草。 ??吴北,则多平原,多产酒。 ??所以自古看吴地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便各有千秋,论史识人皆是如此。 ??吴南,多山,多产茶,便多出文人骚客。 ??吴中,丘陵,多产烟草,便多出高官政客。 ??吴北,多平原,多产酒,便多出武将英勇。 ??攻城略地,识人断相,无一不是如此,论史者,知其然也需知其所以然。 ??…… ??孟云卿清浅低眸。 ??听雪阁出来,安东送宋景城出的侯府。 ??侯府在城西鹿鸣巷。 ??东富西贵,南市北坊,宋景城借宿的地方在北坊。 ??没有马车,走回去要大半个时。 ??他是入京参加秋试的,眼下才五月,他的盘差不够在客栈住上四个月之久,就在北坊的葫芦街租了一间小屋。 ??葫芦街离百福坊很近。 ??百福坊是京中赴考学子的聚集之地,所以葫芦街上住了不少宋景城这样的寒门学子。 ??租金低,平日还可多走动,交流京中信息。 ??其余两个外乡的考生和宋景城租在同一个院落,一个叫丁成,一个郭宁涛,三人平日里关系也算好。 ??宋景城回来,正好黄昏时候,刚进院落就见丁成和郭宁涛二人在苑中亭子内摆了饭菜。 ??“再晚些就不等你了。”丁成买好了下酒菜,就同郭宁涛一道等宋景城回来再享用。 ??宋景城粗略看了眼,这一顿对寒门学子来说怕价值不菲。 ??宋景城便笑了笑,“怎么了丁成,今日可有喜事?” ??丁成生得胖,又是个憨厚得,所以得了喜事就想着买酒菜回来同他二人一起吃,宋景城问起,他便挠头笑,“有!今日去了趟都统府,没想到能见到陆都统,还在陆都统那里谋了个差事,秋试还有四个月,正好可以混个脸熟,对日后应考也有帮助。” ??这对寒门学子来说,的确是天大的好事。 ??“那要恭喜丁兄。”郭宁涛就先举杯。 ??宋景城随后。 ??三人一饮而尽。 ??“那丁兄谋得是什么差事?”郭宁涛随后就问,都统府在京中都算富贵的,门庭若市,能得陆都统青睐,他羡慕得很。 ??“陆都统有三个儿子,听说年幼顽劣,气走了好几个先生,又懂些拳脚,好一些的学儒都不敢踏入都统府。我小时候练过些拳脚,制服三个孩子倒是不在话下,正好得陆都统的赏识,就让我明日起去都统府给三个公子授课。”丁成说着,都忍不住启颜。 ??郭宁涛也替他高兴,道贺了两句,又想起前几日宋景城也是去过定安侯府的,就问起他进展。 ??宋景城顿了顿,他去定安侯府的事情丁成和郭宁涛是都知晓,但他并未告诉他们定安侯安排的差事。 ??给侯府的表姑娘授课,还讲的是政史经纶,一来听起来滑稽,二来,定安侯似是并不想外人知晓。 ??他就摇头,还在等。 ??郭宁涛就道,“我上午去了趟百福坊,听许多人在议论定安侯府,说定安侯府近来才接回了一位表姑娘。” ??宋景城手中一僵,就抬眸看他。 ??“我也有听过,但知晓的少。”丁成也应道,“你快说说看。” ??郭宁涛继续:“据说这表姑娘姓孟,是定安侯妹妹的女儿。定安侯就一个妹妹,当年还是侯府的掌上明珠,可惜后来嫁的不好,远离了京中。听说年前这表姑娘的父母都过世了,年纪也不大,就十二三岁,老夫人就做主接回侯府来住,宠爱有佳,连定安侯都很喜欢。” ??宋景城捏了捏酒杯,轻声道:“百福坊也是无事了,议论一个小姑娘做什么?” ??言外之意,读书人不务正业。 ??郭宁涛就不赞同了,事关前程,你说当议论不当议论? ??事关前程?丁成就凑进了些,说来听听。 ??宋景城拢了拢眉头。 ??郭宁涛就道,“你们想想看,定安侯府是什么样的人家!世家贵族,高门邸户,整个侯府却只有一个定安侯世子能入仕,定安侯不提拔沈家的子弟,但若是你我能能娶到定安侯府的姑娘,就等于有了定安侯府的助力,岂不是仕途平顺,平步青云?” ??丁成就摇头,“这京中的世家贵族哪个不是门当户对?侯府的大小姐是殿上赐婚嫁到的尚书府的,定安侯世子娶的是国公府的二小姐,岂是我们这等寒门学子要想平步青云就能平步青云的!最多能高中之后,能娶个侯府的庶女做妻室。定安侯的子女都是侯夫人亲生的,侯府的庶女只有二房和三房有,虽是沾亲,却也不见得有多好助力。” ??宋景城却怔住! ??果然,郭宁涛就笑,“老丁,你想想,若是侯府的表姑娘呢!本就是老夫人和定安侯的心头肉,自然想留在京中。但出身却又欠缺些,大的世家不会娶过去做正妻,小的世家又怕嫁过去受欺负,但若是高中的寒门学子呢?入仕后,靠定安侯提携一把,日后做了朝中的权贵,就自然而然扶上了对称的位置,了了老夫人和定安侯的一桩心事。你说,这定安侯府内,谁才是我们寒门学子眼中炙手可热的香饽饽?” ??丁成恍然大悟。 ??郭宁涛又道:“要我说,如果能入定安侯的眼,等日后高中,再求娶这位表姑娘,才是前程不可限量!景城兄,你觉得呢?” ??宋景城敛眸,一口饮尽杯中之酒。 ??第069章 偶遇 ??翌日,宋景城到侯府,安东已在门口等候。 ??见他来了侯府,便迎了上来,神色有些愧疚:“对不住,出去了,姑娘不在。” ??安东是结巴,只能三四个字一起,说得有些吃力,宋景城大致听懂——孟云卿有事出府了,人不在侯府里,安东又不知道他的住所,没有办法提前通知他,就一直在侯府门口等。 ??让他白跑一趟,安东很愧疚,就一直道歉。 ??宋景城莞尔,道了声无妨。 ??安东才把手中的小册子给他:“姑娘的,宋先生。” ??他接过翻了翻,小册子里的字迹是孟云卿的,是他昨日教受之后给她留的功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