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
书迷正在阅读:[综漫] 被赤苇攻略的可能性是、[综漫] 影山同学坠入爱河、铁腕名流、快穿甜宠:傲娇男神你好甜、折纸玫瑰、和宿敌协议结婚后,我马甲掉了、野天、豪门天才崽崽的爽文日常、反差(NPH)、食髓知味(姐弟骨科,1v1)
??这一时期,汉族人直接从上千多万人被屠杀至约四百万人,其人口损失仅比东汉末年小一点,而死状则惨烈无数倍。 ??四野的血腥气息弥漫在鼻尖,眼前随意的枯草堆旁都是汉人的尸体和白骨,黎民百姓的哭声震天,响彻云霄,而他们的救赎到死也没有盼来。 ??这是“出门无所见,白骨蔽平原”的时期,这是天空飘荡着人肉香味、坑中有着腐肉臭味的时期,这是百姓“生女被掳食,生男化白骨”的时期…… ??这是,历史的至暗时刻。】 ??这章断断续续码了两天,码吐了……真的吐了,艹,都是什么东西 ??第39章 ??误国清谈 ??何为历史灰暗的时刻? ??司马懿饱读诗书,他在自己的记忆里搜寻。 ??春秋战国时期算是吧,各国合纵连横,互相征伐,你争我夺。仅长平之战一场大战就坑杀了四十余万条人命。 ??秦末算是吧,农民难耐暴政,揭竿而起。六国乱民混杂其中,互相征伐,而所有的战争都会使农民大量死亡。 ??汉末算是吧。这是他亲历的,百姓瘦的只剩一把骨头,野外的路上随处可见流民的白骨,若是年景再不好一点,甚至还有“人相食之”的惨剧发生。 ??可是要在这些里面挑一个“至暗时刻”,又哪里能作出选择呢? ??光屏就给了他们选择。 ??——是五胡乱华。 ??是他们司马家! ??是司马家建立的晋朝! ??是晋朝中的五胡乱华! ??年轻的司马懿身子蜷起,弯着腰仿佛一个八旬老人苟延残喘。他的眼睛有些迷茫,像是遭受了什么重大的打击恢复不过来一样。 ??看看光屏里那些令人作呕的画面吧! ??处处都是血迹、尸体和白骨,万人坑中仍旧有半死不活的人拼命得想要爬出来,却被重重尸体压住,绝望地死去。美丽的少女夜晚要经受异族的凌.辱,白天就死不瞑目,尸体充作军粮。荒凉的城门上血迹斑斑,城内人们如同惊弓之鸟,只敢在隐蔽的小巷子里穿行,而高大的宫殿金碧辉煌,享乐的声音彻夜不息…… ??司马懿朝着光屏的方向深深地跪下去,趴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。也不知道是在哭那样的惨状,还是在哭自己的前途和未来。 ??曹操淡淡地瞥了魂不守舍的司马懿一眼,嘴角泛起一丝微不可觉的笑容。 ??他赌赢了。 ??“死于耻辱”就是针对天下百姓而言的,司马懿这条命,归他了。 ??曹操又环视了一眼大厅中的谋士众将,几乎每个人脸上都有对司马懿鲜明的愤恨和嫌恶。他在心里满意地点点头。 ??曹操不在乎这些人有多少是真的因为光屏中的未来,心疼百姓而痛恨司马懿,又有多少人是因为洞察了他的杀意,故意做出这样的神色来博取他的满意。只要没有人反驳,没有人自作聪明,上位者很是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。 ??【衣冠南渡后,根据王导等的建议,司马氏皇族在世家的扶持下建立了东晋王朝。 ??东晋时期,门阀政治成为了政治的主流,权臣、外戚等纷纷对权力伸出了魔爪,这一时期的帝王犹如傀儡,纵使偶尔有英明的帝王出现,也英年早逝,令人惋惜。 ??——晋明帝司马绍平定王敦之乱,成功的制衡了权臣世家,力挽狂澜,稳定了东晋局势,但却仅仅在位三年就病逝了。 ??终有晋一朝,政治不修,军事不振,唯一还能拿得出手的,就只有文化了。 ??但是就连这样的文化里,也夹杂着乱世的风霜。 ??——晋朝玄风盛行。 ??玄学家主张的则是清谈。顾名思义,其特征为“清”,不入凡尘浊世。玄学家们远离政治、回避现实、蔑视俗务,只关心高深玄远的理论,而看淡世俗之事。 ??也许对于文化来说,这种纯粹理性的哲学思辨能极大促进文化的进步,但是就政治而言,却太过糜烂。 ??东汉灭亡,一度辉煌的汉帝国终于蹒跚着走向了他的末世,而之后晋朝给人民带来的,不再是宽广的胸怀、包容的气度、自信昂扬的意气,而是动荡不安的社会和战乱频繁的现实。 ??在这样的生活中,文人敏感的特性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。动荡的社会、黑暗的官场、昏庸无能的君王……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到痛苦,都触动了他们那根敏感的神经。 ??对于晋朝的文人们来说,著书立说、建功立业或者“致君尧舜上”的事业已经不是社会的主流,“不如饮美酒,被服纨与素”,归隐田园、谈玄论道,探索神秘的彼岸世界成为他们追求的生活方式。 ??晋朝向深渊滑落的过程是缓慢而坚定的,对于晋朝大多数文人来说,衰世既不可救,那么就不去救了吧,放浪形骸,纵情山水,醉生梦死间,似乎比清醒地活着更加快乐。 ??毕竟大厦将倾,不是一根绳子、一个人能够挽回的。 ??于是他们酗酒、他们服散、他们清谈、他们风流、他们荒诞,他们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里寻求一丝快意和慰藉,又因为慰藉时常求而不得而更加疯狂,做出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来,可称一句“魔幻”。 ??王羲之在《兰亭集序》中反对当时盛行的世风,写下了“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”的言语。也就是说,当时的风气是“一死生”、“齐彭殇”,他们把生死等同,把长寿和短命看作是一样的事。